氣體滅火系統維護
A、 系統設施、設備要求:
1、滅火劑貯存容器、容器閥、選擇閥、單向閥、高壓軟管、壓力訊號器、噴嘴、閥驅動裝置等系統組件的外觀應符合下列要求:
(1)、系統組件無碰撞變形及其他機械性損傷;
(2)、組件外露非機械加工表面保護涂層完好;
(3)、組件所有外露接口均設有防護堵、蓋,且封閉良好,接口螺紋和法蘭密封面無損傷;
(4)、銘牌清晰,其內容應符合相應的國家現行產品標準的規定;
2、瓶組與儲罐的組件應固定牢固,手動操作裝置的鉛封應完好,壓力表的顯示應正常;應注明滅火劑名稱,儲瓶應有編號,驅動裝置和選擇閥應有分區標志牌,選擇閥手動啟閉應靈活;儲瓶的稱重裝置應正常,并應有原始重量標記;二氧化碳儲瓶及儲罐,應在滅火劑的損失量達到設定值時發出報警信號;低壓二氧化碳儲罐的制冷裝置應正常運行,控制的溫度和壓力應符合設定值。滅火劑儲存壓力或重量符合設計的要求。
3、噴嘴的噴口方向應正確、并應無堵塞現象。
4、氣體滅火控制器應具有火災報警、故障報警、自檢、顯示與計時等功能并符合《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標準要求;主電源斷電時應自動轉換至備用電源供電,主電源恢復后應自動轉換為主電源供電,并應分別顯示主、備電源的狀態;自動、手動轉換功能應正常,無論裝置處于自動或手動狀態,手動操作啟動均應有效;裝置所處狀態應有明顯的標志或燈光顯示,反饋信號顯示應正常。
5、防護區內和入口處的聲光報警裝置,入口處的安全標志、緊急啟停按鈕應正常;火災報警控制器確認火災報警后的延時啟動時間應符合設定值。
B、 系統檢查和試驗:
(一)系統檢查
1、防護區的開口情況、防護區的用途及可燃物的種類、數量、分布情況,應符合原設計規定。
2、滅火劑貯存容器、選擇閥、液體單向閥、高壓軟管、集流管、閥驅動裝置、管網與噴嘴等全部系統組件應的無碰撞變形及其他機械性損傷,表面應無銹蝕,保護涂層完好,銘牌應清晰,機械應急操作裝置的防護罩、鉛封和安全標志應完整。滅火劑儲存容器間設備、滅火劑輸送管道和支、吊架的固定,應無松動。
3、滅火劑儲存容器內的壓力,不得小于設計儲存壓力的90%。
4、氣動驅動裝置的氣動源的壓力,不得小于設計壓力的90%。
5、二氧化碳的儲存量不得小于設計儲存量的90%。
6、高壓軟管應無變形、裂紋及老化;必要時,應對每根高壓軟管進行水壓強度和氣壓嚴密性試驗。
7、各噴嘴孔口應無堵塞。
8、滅火劑的輸送管道如有損傷與堵塞現象,應進行嚴密性試驗和吹掃。
(二)系統試驗
1、對每個防護區進行一次模擬自動啟動試驗。檢查試驗方法:模擬自動啟動試驗時,先關斷有關滅火劑儲存容器上的驅動器,安裝上相應的指示燈、壓力表或其他裝置,再使被試防護區內的感煙、感溫探測器分別發出模擬火災信號,觀察指示燈是否顯示正?;驂毫Ρ頊y定的氣壓是否能夠驅動容器閥和選擇閥,防護區警報裝置是否發出聲、光報警信號,相關的消防設備是否動作,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是否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并有各部位動作信號顯示。標準要求:當防護區內感煙火災探測器發出火災報警信號后,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應接收并發出聲、光報警信號,顯示火災探測器部位;當防護區內感溫火災探測器發出火災報警信號后,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應接收并發出聲、光報警信號,顯示災探測器部位,同時防護區內聲、光警報裝置應發出報警信號。延時30s后,氣體滅火裝置自動啟動噴氣,防護區外氣體釋放燈點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有氣體釋放的反饋信號顯示。在延時階段,相關的防火門、窗、卷簾、通風空調系統及防火閥等應自動關閉,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應有各部位動作信號顯示。
2、遠程啟動試驗。檢查試驗方法:先關斷有關滅火劑儲存容器上的驅動器,安裝上相應的指示燈、壓力表或其他裝置,然后手動操作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上的氣體滅火裝置的啟動裝置,觀察指示燈是否顯示正?;驂毫Ρ頊y定的氣壓是否能夠驅動容器閥和選擇閥,防護區警報裝置是否發出聲、光報警信號,相關的消防設備是否動作,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是否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并有各部位動作信號顯示。標準要求:在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上手動啟動氣體滅火裝置,防護區內聲、光警報裝置應報警,延時30s后,氣體滅火裝置應啟動,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有氣體釋放的反饋信號顯示。在延時階段,相關的防火門、窗、卷簾、通風空調系統及防火閥等應自動關閉,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應有各部位動作信號顯示。
3、緊急按鈕啟動檢查試驗。檢查試驗方法:先關斷有關滅火劑儲存容器上的驅動器,安裝上相應的指示燈、壓力表或其他裝置,然后手動啟動防護區外的緊急啟動按鈕,觀察指示燈是否顯示正?;驂毫Ρ頊y定的氣壓是否能夠驅動容器閥和選擇閥,防護區警報裝置是否發出聲、光報警信號,相關的消防設備是否動作,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是否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并有各部位動作信號顯示。標準要求:手動操作防護區外的緊急啟動按鈕,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應接受并發出聲、光報警信號,且顯示啟動按鈕的部位,防護區內聲、光警報裝置應報警,延時30s后,氣體滅火裝置應啟動,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有氣體釋放的反饋信號顯示。在延時階段,相關的防火門、窗、卷簾、通風空調系統及防火閥等應自動關閉,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應有各部位動作信號顯示。
4、機械應急啟動檢查試驗。檢查試驗方法:在儲瓶間的試驗瓶上操作,觀察系統動作情況及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信號顯示情況。標準要求:在儲瓶間手動啟動貯存容器的氣體驅動裝置(或啟動貯存容器閥上的操作手柄),貯存容器開啟,貴州消防維修滅火氣體通過管路噴向防護區,管路上的壓力訊號裝置將其動作信號反饋到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
5、緊急中斷檢查試驗。檢查試驗方法:在防護區內模擬火災信號(或啟動防護區外緊急啟動按鈕,或啟動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上的緊急啟動裝置),在延時的30s時間內,啟動防護區外(或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的緊急中斷按鈕,觀察氣體滅火裝置是否動作,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是否有緊急中斷動作信號顯示。標準要求:當防護區內感煙、感溫探測器報警后(或防護區外緊急啟動按鈕啟動后,或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緊急啟動后),在延時的30s內,手動操作緊急中斷按鈕,則應中止滅火指令,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應有緊急中斷的動作信號顯示。
C、系統維護:
1、對防護分區環境的維護保養:
(1)檢查保護區必要的出入通道應通暢無阻;各種報警信號和安全標志應清潔、齊全并醒目易見;采光照明和事故照明應完好。
(2)檢查煙感、溫感探測器外表面應清潔、無灰塵和環境污染(例如輕質粉塵、漆等),以保證其靈敏度;檢查噴嘴孔口應無堵塞。
2、對滅火劑貯存容器的維護保養:
對滅火劑貯存容器進行稱重或檢查貯存壓力,若低于允許值,必須予以重新灌裝或替換。
3、對滅火控制盤的維護保養:
(1)電源、指示燈的可靠程度檢查;
(2)滅火控制盤的啟動試驗的工作情況是否正常。
4、對系統的維護保養:
(1)檢查電磁閥與控制閥的連接導線是否完好,端子有否松動或脫落。
(2)從啟動鋼瓶上卸下電磁閥,檢查其動作是否靈活。
(3)卸下報警及控制系統與執行機構的連接裝置,用模擬試驗方法,檢查自動控制、報警及延時功能的靈敏度和動作可靠性。
(4)檢查貯存容器開啟機構靈活可靠性。
(5)檢查滅火劑貯存容器閥和啟動容器閥的安全裝置和管路安全閥放氣口。
(6)檢查所有鋼瓶外表有無腐蝕和鍍層脫落現象。
(7)對系統中所有軟管進行外觀檢查,若發現有任何缺陷,更換或對軟管進行耐壓試驗。
(8)將止回閥從系統上卸下,檢查其密封情況和開啟動作靈活程度。
(9)用氣動和手動方式,檢查所有選擇閥的開啟動作是否靈活可靠。